佛法正式傳入我國是在公元六十七年,漢明帝在夢到全身發光的金人後,而打聽這位來自西方的大聖賢-佛陀,進而禮請高僧迦葉摩騰(攝摩騰)與竺法蘭攜帶佛像經典由西域東來。
尤其唐初,玄奘大師前往西域取經學習,經十餘年返國,佛經遂大量流入東土。其後,譯經不斷,經典流通盛況空前,佛法也興極一時。
在西元二世紀後半至十一世紀末間,譯經風氣又相當盛,尤其是四至五世紀後,僧眾、貴族及知識階級之間流行佛典的研究與談論,也有人將譯出之佛典以文字書寫流傳民間,佛教徒逐漸增加,因此經典的讀誦、講說、書寫亦漸盛行,乃至有專門寫經之人及經營寫經事業的官制。
後續又有人將歷來翻譯之佛典收集整理,編成經錄。例如東晉•道安《綜理眾經目錄》等即成為日後《大藏經》產生之起源。
到了梁武帝(公元五百一十八年)時期,官方編纂了第一部漢文《大藏經》。而後隋、唐時代,朝廷就設有收集佛典的書庫,稱為「大藏」,而總稱其所收佛典為「大藏經」、「藏經」或「一切經」,原義是指匯輯漢文一切佛教經典的大型綜合性叢書。 |